半夜,女兒從睡夢中醒來,嘟噥著一大堆誰也聽不懂的話,說著說著還委屈地哭了起來。迷迷糊糊聽了半天,似乎是說她心愛的玩具娃娃被我們弄丟了。我不耐煩地拍拍她:“娃娃還在,你是在做夢?!币詾橐痪湓捑湍芙鉀Q問題,結(jié)果反而更糟——女兒見我醒了,一定要我現(xiàn)在就把娃娃找來。
她的玩具在另一個房間,堆成了一座小山。誰有耐心大半夜開燈找娃娃?我甚至眼睛都懶得睜開。我敷衍地說:“娃娃就在這,喏,閉上眼睛就看見了。”可是女兒不依不饒:“在哪里?你都沒有下床???”——她居然真想讓我行動!我開始不耐煩了:“你是在做夢,趕緊睡覺!”于是她大哭起來。
這哭聲終于讓我沒法再睡下去。我翻身坐起,疾言厲色地訓斥她:“別沒事找事,睡覺!”但我也清楚,一吵開,恐怕一夜都不得安眠。
一個夢境終于導致了一場戰(zhàn)爭。雖然如此,我覺得這一戰(zhàn)十分必要。育兒書上都說,不該滿足的要求絕不滿足,可半夜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,書上倒是沒講,但我以為,塑造邊界意識更為重要。寧可一覺睡不成,歪風邪氣不可助長。“你夢到娃娃,就讓別人起床找娃娃,下次要是夢到摘月亮,你要干啥?”這是那天晚上我氣急敗壞的念頭??墒乾F(xiàn)在,我又有不同的想法。
不過是一個4歲的女孩,請爸爸拿一個玩具而已。就算她是任性好了,偶爾一次,又何妨遷就一下她的任性呢?
假如這只是特例,比如她生病了,我二話不說就會下床。不但不覺得辛苦,反倒因為做了點事讓她睡得安穩(wěn),而給了自己莫大的慰藉。這說明這件事我并非不能做,只是不愿在“日?!钡恼Z境下,使它變得像生活的某種“常態(tài)”。真正使我困擾的,不是拿玩具這件事本身,而是“這次滿足了她,未來還要滿足多少更無理的要求”?我擔心它變成原則問題。
據(jù)我觀察,不止我一個人經(jīng)歷過這樣的擔心,看見一件事,即想到后面還有第二件、第三件……愈演愈烈,終于發(fā)展到第N件,嚴重到不可收拾。反過來,要避免第N件最壞的結(jié)果,就必須從源頭上堵起,狠斗私字一閃念。因此,此時此地的這件事不再只是它本身,而成為了原則問題。
譬如我有一個朋友,問我孩子游戲成癮怎么辦。細問之下,一開始不過是孩子玩手機游戲,不肯馬上吃飯。父母看到這一點,即憂心忡忡,聯(lián)想到成癮,想到未來對學習不感興趣,想到上不了好中學好大學,想到遭人白眼,想到找不到工作,想到將來萬一流落街頭……再一看現(xiàn)實:孩子坐在沙發(fā)上,津津有味地抱著iPad。父母怒而一把奪下:“這么小就迷戀游戲,長大還得了!”
邏輯學上把這種思維稱為“滑坡謬誤”,從內(nèi)容方面講,有犯錯的可能。從思維的過程上講,也有風險,就是讓人離開了當下的問題本身,轉(zhuǎn)而去應付頭腦中的想象,常常引發(fā)過度的反應。兩個人討論某件事,一個說:“我反對”,另一個說:“你怎么總是反對!”一加上“總是”二字,對方的反應就變成:“誰說我總是反對!我上次就……”這一上綱上線,就成了對一種習慣、一個規(guī)律、一個原則的辯論,對當下境遇的處理則難以為繼。
記得在一門人際溝通課上,老師提醒:“給別人反饋的時候,只針對具體的行為,不要加入上綱上線的評判。”他認為后者會混淆焦點,并且沒有任何好處。例如說一個人“聲音太小,目光接觸不夠”,這個反饋有價值,它讓人知道重點在哪里:聲音要大一點,目光接觸再多一點??墒怯械姆答伕a一句:“這反映出你內(nèi)心的不自信?!边@句話有害無益。
事實上,大部分上升到原則問題的情況,值得擔心的都不是當事人,而是在頭腦中一步千里的觀察者。那些煩躁、擔憂、憤怒,可能只不過是我們自身焦慮的投射而已。想到這里我有一點懊惱,但是轉(zhuǎn)念一想,睡得好好的被吵醒,偶爾不理智地發(fā)個火,這又算是什么原則問題呢?于是我也釋然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