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盧琳綿 發(fā)自廣州
編輯 楊靜茹 rwzkyjr@163.com
?
我發(fā)現(xiàn)音樂沒有一個標準,只要不是啞巴,就可以嘗試去演繹
?
茂濤夾著人字拖從錄音室走出來,“你們不急吧?稍等一下。”他和仁科剛剛結(jié)束了又一個采訪,據(jù)他們說,我是今天的最后一個采訪者,也可能是最近三周的最后一個。過去的20天里,他們不斷重復著自己的故事,從海豐到石牌,從江南西到大學城,從廣州到北京,有時還涉及哲學與電影……仁科說,我們以后別采訪了,還是寫信吧。
?
《樂隊的夏天》第二季開播第一周,出道12年的五條人第一次上了微博熱搜榜,還一度沖到首位。因臨時換歌被淘汰的他們出現(xiàn)在第二周的復活賽上,復活的同時收獲了第二個熱搜。剛剛過去的第三周,他們再一次被淘汰,也收獲了第三個熱搜。觀眾驚訝于這支帶著縣城氣息與海豐口音的粵東樂隊,也被他們的直白與生猛所吸引。事實上,他們自出道就這樣,而支撐他們堅定做自己的,除去公眾所認為的“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”,還有持續(xù)多年的閱讀、觀影與音樂積累。
?
采訪前,他們在錄音室里進行《食醉狗》的混音工作,仁科為歌曲加入了鍵盤?!妒匙砉贰穭?chuàng)作于2018年,在現(xiàn)場演出過多次,每次演繹都不一樣,但只有一句用海豐話唱出的歌詞:“歪嘴就食醉酒,哭父死母(哭喪著臉胡說八道,哭爹喊娘)?!贝舜武浺簦瘽黾恿艘痪浠浾Z歌詞“日頭瞓覺,夜晚黑飲酒”。這首歌變成了粵語和海豐話的混搭。
?
錄音工作告一段落后,我跟著仁科到樓下711便利店買了6瓶啤酒,或許由此得到靈感,他和茂濤決定在歌曲中加入酒瓶砸碎的聲音,并打算把啤酒瓶砸了收音。
?
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聊。在酒精的作用下,仁科和茂濤從連日采訪與錄音的疲憊中放緩了神色。仁科和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聊哲學,這期間,茂濤起身去錄音室繼續(xù)工作,等我們聊到差不多才和仁科換班。幾天后,仁科打來電話,希望我刪去稿件中聊到哲學的部分?!霸谀菢虞p松愉悅的環(huán)境下談哲學太不嚴肅了,這需要更長時間、更集中的精神,更深刻地談?!焙?zhèn)超提到的江湖氣在電話中聽著尤為明顯。他表達真誠,語句幽默,還給了我一個美好的許諾:“改天我們再約一次,用五六個小時聊深入一些!好不好!”
?
寫稿前,我聽到了那首《食醉狗》,從第4分鐘開始,兩處玻璃瓶碎裂的聲音夾在“哭父死母”的號啕嗚咽中,清晰刺耳。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我們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了變化
?
人物周刊:你們前幾年在國外有一些演出,這是早就排上日程的嗎?
?
仁科:本來今年6月份要去葡萄牙,有個音樂節(jié),9月份要去德國,有個藝術節(jié),但是現(xiàn)在疫情,全部都推后了。之前去了巴西和葡萄牙。當時有兩個葡萄牙人,在香港看我們的演出,看完后很喜歡,就聯(lián)系上我們,帶我們?nèi)グ臀鳌?/p>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當時唱了什么歌?
?
仁科:每一張唱片的歌都唱一些。不是專場,那次請了很多樂隊,包括東南亞的、韓國的,還有國內(nèi)的重塑。
?
?
?
人物周刊:去巴西感覺怎么樣?
?
仁科:很好很舒服。第一次去圣保羅,去了差不多半個月吧。除了演出,還跟當?shù)氐娜巳タ瓷0汀?/p>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在巴西演出的時候,下面的觀眾是什么反應?
?
仁科:下面觀眾是很嗨呀。
?
?
?
人物周刊:怎么跟觀眾互動呢?
?
仁科:我們把歌詞弄成葡萄牙語,打在屏幕上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喜歡巴西嗎?
?
仁科:喜歡巴西。到巴西的時候,我們?nèi)チ吮@惯_大道,因為巴西是天主教國家,周日不工作的,整個保利斯達大道就開放給那些街頭表演者,像個音樂節(jié)一樣,非常好。地頭蛇還帶我們?nèi)サ疆數(shù)睾躭ocal的桑巴夜場,那里都是當?shù)厝?,估計旅客是去不了的。他們演桑巴,幾個小時不停的,樂隊也不停,晃著,底下跳舞。你在巴西街頭會看到各種膚色的人,各種各樣融在一起,我覺得他們很熱情,種族之間平等,很包容。
?
?
?
人物周刊:這在國內(nèi)是感受不到的?
?
仁科:你在國內(nèi)哪里可以找到一個跳桑巴幾個小時不停的地方……因為它本來就是巴西,巴西是巴西,國內(nèi)是國內(nèi),你在國內(nèi)感受得到,你還去巴西干嘛。
?
?
?
人物周刊:葡萄牙跟巴西有什么不一樣?
?
仁科:我們在葡萄牙去了好幾個地方巡演。我感覺葡萄牙就小一點,城市的街道建筑都小一點。我們還去了很多古城,比如我們演出住的那個地方,是16世紀的一座橋底下的建筑,我們還在十幾世紀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里演出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之前賣打口碟的時候接觸過很多小眾的音樂,有沒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?
?
仁科:有很多,法朵(Fatum)女歌手叫什么名字?
?
茂濤:那個叫什么的?忘了,什么ma開頭的?(應該是Mariza)
?
仁科:那個很好聽。本來樂隊要去一個專門唱法朵的音樂(會),但那天剛好沒碰上,因為我們也是一站一站地演出。我們還去了里斯本,那里據(jù)說是法朵音樂的發(fā)源地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第一張專輯《縣城記》上面有“立足世界,放眼海豐”的slogan,出國以后再回看海豐,視角有不同嗎?
?
仁科:我們離開海豐快二十年了,我就在海豐的一個小鎮(zhèn)待了幾年,在海豐縣城待了幾年,我在廣州待的時間加起來是在海豐的兩倍,阿茂也在廣州待了20年。
?
茂濤:對。01年到現(xiàn)在19年了。
?
仁科:對,我們常年在廣州了。
?
茂濤:但是大眾的印象跟最初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。
?
仁科:其實很多媒體都是十年前的信息,至少五六年前,我們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了變化。
?
?
?
人物周刊:對,我理解現(xiàn)在的你們正在變化,但總還是覺得海豐很重要,可能是因為《縣城記》專輯當時確實讓很多人驚艷,所以這個就成為大眾的第一印象。
?
仁科:但其實我們在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……
?
茂濤:我覺得仁科剛才的意思就是說,你可能這些問題……
?
仁科:好多問題都問得很例牌,十幾年前我們剛出道就回答過了。而且問了以后你跟他展開的話,他們又想把話題扯回來,確實有這種現(xiàn)象。他不是真的想要得到什么,他就想得到他心中的答案,從我們嘴里面說出來。你看《縣城記》,09年出的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十幾年前,每一次都在聊,而且聊的話對方心里是有答案的,鏡頭感太強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現(xiàn)在比較想聊什么呢?
?
仁科:沒有。我說句實話,不好意思,你別放心里,就是這兩個禮拜來,好像也有半個月,實在是采訪太多了。
?
?
?
人物周刊:已經(jīng)聊夠了是吧?
?
仁科:對,所以我說要終止采訪了,給我們安排這么多采訪,而且問的問題都差不多。有很多記者準備充分,還有一些極個別的記者,他問的問題比較特別,也有30%。我后來奇怪,覺得我們認真回答了,但是他并沒有把我們想回答的東西寫進去,還是寫回那些,所以我覺得就不知道怎么說。
?
?
?
人物周刊:30%比較有趣的問題是什么?
?
仁科:有個記者,他一直問音樂的問題,問我們整個樂隊的音樂結(jié)構(gòu),用到一些比較專業(yè)的(詞匯),比如我們這里要用一個替代和弦,還有樂理(方面的問題),他問得很細,只問整個,其他不問,他說其他我都看了,不用問了。
?
有一次,我直接跟采訪者拍桌子說你什么都不懂,還有一個就是我和阿茂聊到一半就走。是什么原因?因為他準備了一些問題,但是有些問題我們在聊天的過程已經(jīng)解決了,他還繼續(xù)問,而且不是一次。這種當然也不能怪他,只能怪我們接了太多采訪。我們不看采訪提綱,經(jīng)紀人問我,我說不看,反正我能答就答,不能答就pass。
?
其實我希望是這樣的,聊音樂也好,或者你對我們的歌曲有什么理解,或者產(chǎn)生誤解也好,或者你再去解讀它也好,你需要知道背景的什么東西。
?
?
人物周刊:在《樂夏》上面的那些采訪都是臨場反應嗎?
?
仁科:我們是底下什么樣的人上去就什么樣,就做自己。我跟朋友之間聊天興奮起來就那樣。而且也看狀態(tài),狀態(tài)好就多聊幾句這樣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什么時候狀態(tài)會比較差?
?
仁科:累的時候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出道以來接受了很多采訪?之前不會覺得煩惱?
?
仁科:沒那么多,確實沒有那么多。比如出個唱片肯定接受采訪。
?
茂濤:那還好,比如聊聊唱片聊聊歌。
?
?
?
人物周刊:參加了《樂夏》沒想到會出現(xiàn)這種狀況?
?
仁科:不是沒想到,既然去上這種綜藝節(jié)目,必然就有可能產(chǎn)生這樣的結(jié)果,但是它能發(fā)展成什么樣,我就I don't care。但是你參加不可能預料不到這一點,如果參加之后還說我沒料到這樣,那你就是個傻子,對。因為它是個大眾媒體,電視面向大眾就是這樣,有可能導出這種結(jié)果,也可能沒有,但是不可能參加這個,卻選擇我不想讓你關注,那就不對了。
?
不是福樓拜有電影感,是電影有福樓拜感
?
人物周刊:《樂夏》播的那天你在看書是吧?
?
仁科:齊澤克的書我看了不少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一般都看什么書?
?
仁科:雜七雜八,我看小說,還有一些評論,然后是作家的書信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作家的書信?是誰的書信?
?
仁科:像國外的喬伊斯的、果戈里的,還有加繆的,加繆不是書信,是《加繆手記》,還有福樓拜的……我看了他的小說之后,就更好奇了,還有一個《巴黎評論·作家訪談》。我看了第一輯還是第二輯,因為有幾個作家我是喜歡看的,像亨利·米勒,雷蒙德·卡佛,阿蘭·羅伯-格里耶。
?
?
?
人物周刊:為什么你會對這些書感興趣?
?
仁科:會對這類書感興趣?我一直對這些感興趣,一直在看。我在初中的時候就看余華的小說。第一次看的是《活著》,之后有《許三觀賣血記》、《在細雨中呼喊》,還有他的一個短篇小說叫《世事如煙》,以及他后來的《兄弟》和《第七日》。反正我都看了,我喜歡一個人,就盡量看他的東西,就像我喜歡一個導演,我就看他的電影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喜歡余華的哪一點?
?
仁科:最開始我很喜歡《在細雨中呼喊》,他提供了一種寫作方式。因為我那時候看了很多《故事會》,看完以后看了余華的書,他提供了一種……我不知道怎么說,《在細雨中呼喊》好像夢境一樣,我沉進去,一層一層,好像在做夢一樣。隔了十幾年沒再看,其實細節(jié)我已經(jīng)忘記了,但是那個感覺還在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但你剛說自己看的大部分是外國的作品,比如福樓拜。
?
仁科:這些是后來看的。福樓拜我看得比較多,除了《包法利夫人》、《情感教育》和《三故事》?!端_朗波》我現(xiàn)在正看了一半。哦對,還有什么?《圣安東尼的誘惑》,那個叫《圣安東尼的誘惑》,非常好,你要去看。
?
?
?
人物周刊:好在哪里?
?
仁科:它是這樣的,我把故事劇透給你。我劇透也沒關系,因為那是經(jīng)典。牛逼的一點是他的開場就講,圣安東尼是一個基督徒,很老了,他是類似于苦行僧的那種清教徒,活得很簡單,他去跟人在村里拿點東西,好像是說拿面包。那天天氣很冷,面包硬到可以把他的牙齒搞爛。他就回憶起離開家鄉(xiāng)的時候,父母在哭,兄弟姐妹在攔著他,他愛人怎樣怎樣。他當清教徒,一當就當?shù)侥昀?,什么都是清心寡欲的,所以后來慢慢地,他?nèi)心突然間有一些動搖,他后面的十字架慢慢地變成一只魔鬼的爪子。魔鬼開始試探他,怎么試探呢,變成各種東西,最后把他帶到宇宙那里去。整個過程就是魔鬼跟他對著干,很酷。
?
他經(jīng)典的《三故事》講了三個故事,第一個故事講一個清潔工,一個女傭的一生,她是很虔誠的一個人,寫得非常好。第二個講取材自中世紀的傳說。第三個故事里面出現(xiàn)了包羅萬象的神,第一個是現(xiàn)實主義情懷,第二個有點魔幻,第三個簡直是神話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覺得福樓拜的作品好看在哪里?他的寫作手法還是他的故事?
?
仁科:他的好看不是由我來評判的,我們現(xiàn)在能看到的電影或者所謂的電影感,我覺得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影響,敘述方式是我們似曾相識的,為什么看到《情感教育》,或者《包法利夫人》的時候,我們感到有一些電影感,對吧?不是福樓拜有電影感,那個年代電影還沒普及呢,是電影有福樓拜感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是只在讀福樓拜時有這種感覺嗎?
?
仁科:很多,還有很多作家啊,牛逼的作家都有這種感覺,但電影也在學習,有些從文學里面學,但是他有他的手法。我也看了卡爾維諾??柧S諾就相對輕松一點,比如說他的《樹上的男爵》,講一個人一生氣,就一輩子都在樹上待著,像童話故事一樣對吧?還有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、《不存在的騎士》,對了,還有《看不見的城市》,還有他后來的文學講稿《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》,還有我最近買的這個,還沒看完,叫《如果在冬夜,一個旅人》。
?
亨利·米勒的書我也看過一些,我一個朋友家里還有讓·熱內(nèi),是他老婆的書,還有卡夫卡的《城堡》,好多短篇小說集。然后就是博爾赫斯,博爾赫斯的詩我看得少,我看過他的短篇集《惡棍列傳》、《沙之書》,還有一篇叫《南方》的,寫得就很好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現(xiàn)在一般在什么時候會看書? 會有固定的閱讀時間嗎?
?
仁科:沒有固定什么時間看。如果剛好來錄音棚,旁邊有書,我就去拿一下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對哲學書籍感興趣嗎?
?
仁科:感興趣。我覺得哲學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,你要去思考,你在思考的時候,就是繞不開這些問題。
?
?
?
人物周刊:所以那些人吸引你的,是他們寫作的方式和視角嗎?
?
仁科:肯定有寫作方式,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觀念,當然,有些人的寫作表達形式也很酷,但這些形式也可能是他的觀念的一部分。
?
?
?
人物周刊:電影也是一樣?
?
仁科:一個道理,也是一樣。有一段時間很迷阿基·考里斯馬基,短短幾天就把他的電影都看了;還有一段時間喜歡伍迪·艾倫的電影,我也把他的書買來看了,他那些在《紐約客》上發(fā)的笑話,還有《門薩的娼妓》那幾本書。伍迪·艾倫的電影我也不是每一部看了都喜歡,有一些你會覺得稍微平淡了一些,比如他的《無理之人》和《咖啡公社》,但他有更好的。
?
庫布里克一樣的,還有羅伊·安德森,我很喜歡他的《寒枝雀靜》,你要去看好不好?很好,非常好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的積累里很少有日韓的部分?
?
仁科:溝口健二拍過一部電影,叫《近松物語》,還有一個叫《切腹》,很好看。對,那個導演叫小什么?(小林正樹) 楊波推薦我看的……我還在看齊澤克對談巴迪歐,好像是巴迪歐吧,巴迪歐提到的哲學四種狀態(tài),你也去找來看,真的很好看。
?
?
?
人物周刊:吸引你的也是他描述的方式嗎?
?
仁科:肯定是鏡頭啊,它是黑白片,老電影鏡頭,還有美學,故事就不用說了。日本的作家,我看了太宰治,看《人間失格》啊,還看了一些他的短篇。要不要采訪一下茂濤,我好像問得差不多了。我叫他進來。
?
鮑勃·迪倫精神
?
人物周刊:仁科平時的積累可能就是看書,看電影,那你平時積累……
?
茂濤:差不多,我們都特別喜歡電影。我們以前經(jīng)常一起看,后來分開住的時候就各看各的,但是有一些電影我們都喜歡的,臭味還是相投。他在閱讀上確實很厲害,所以剛才你們一直聊文學的時候,我就走了,當然我也看了,但我沒看那么多。
?
?
?
人物周刊:他看了會跟你聊嗎?
?
茂濤:會,他肯定會跟我聊文學,還有一些他讀過覺得很好的書,也會推薦。我會去看啊,我知道存在主義,加繆我也喜歡的,還有像你們剛才聊的卡爾維諾、馬爾克斯那些,我也看了,只是我沒有看那么多,哲學我看得比較少,這是他比較厲害的。我特別喜歡喬治·奧威爾,《巴黎倫敦落魄記》,看過那個嗎?那部特別好看?!?984》肯定早就看了,《動物莊園》這個也看了。那本特別過癮,特別好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最近在看什么書?
?
茂濤:最近我又去看了鮑勃·迪倫,朋友送了那本書,是一個作家寫鮑勃·迪倫的,我和仁科都喜歡。他的電影,美術、小說、文學都是,他特別厲害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喜歡他是因為什么?
?
茂濤:我們喜歡他的精神。我們?nèi)ケ本┛戳怂囊粋€巡回展,他特別生活,他畫的那些畫很多都是美國的生活,要不就是在路上巡演,畫了很多招牌。他特別喜歡畫招牌,很好玩,路上的那種狀態(tài)我就特別喜歡。還有一種,那就是對音樂創(chuàng)作包括錄音的態(tài)度,我一直都特別喜歡。他有一些唱片是比較粗糙的,音彈錯了也不管,他要的是那種感覺,那種總體性出來的效果,他覺得是對的,其他的我就不管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一般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創(chuàng)作?
?
茂濤:我們的創(chuàng)作都是各種形式的。比如一些歌是仁科獨立完成的,一些是我們共同創(chuàng)作的,一起合寫的歌詞也有。還有一些是起源于我們一起玩出來的一個動機,動機起來之后再慢慢地去發(fā)展。我們不是唱片工業(yè)年代那樣,像雷頌德、林夕這些編曲,堅持工業(yè)化。我們基本上是怎么舒服就怎么來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們寫得最快的一首歌是什么?
?
茂濤:《我的頭發(fā)就是這樣被吹亂的》,當時是仁科說有詞,然后我們在排練的時候,就在彈一個動機,基本上都是馬上就搞定了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說的這種動機指的是什么?
?
茂濤:一個動機,你創(chuàng)作有動機,一段旋律也好,一個節(jié)奏也好,這就是所謂動機,你再添加東西進來,讓它更加豐滿,把音樂做起來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最開始是怎么想到用音樂來表達的?
?
茂濤:本來就喜歡這些東西。我從小就喜歡音樂的,我還覺得我的聲音比較難聽。但是后來我聽了更多音樂之后,會意識到一個點:音樂不是說一定要像唱片工業(yè)流行歌手那樣唱的。音樂有很多種形式表現(xiàn),像國外的Tom Waits,他有一些歌是很怪的,很尖的,像學貓叫那種聲音的,包括國內(nèi)的,最早的我聽了王磊、左小祖咒、小河,我發(fā)現(xiàn)音樂沒有一個標準,只要不是啞巴,就可以嘗試去演繹。所以那個時候開始,我就不管了,I don't care,我就嘗試,那個時候就創(chuàng)作出了更多的東西,所以后來市場上也有很多人喜歡我的聲音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對未來會有規(guī)劃嗎?
?
茂濤:我覺得規(guī)劃放在我們身上有點怪怪的。你說可能性吧,有,規(guī)劃的話沒有。
?
?
?
人物周刊:是你除了音樂以外的可能性?
?
茂濤:比如某一天仁科也有可能想要拍電影,是吧?他拿一個劇本,自然而然就發(fā)生了,他有這個心,說不定機緣巧合,就真的去拍了。配樂我們肯定也自己搞,我可以給他當個演員,給他打個下手,都可以的。
?
?
?
人物周刊:你身上的可能呢?
?
茂濤:我身上的可能啊,不知道。(笑)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