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約撰稿 ?趙靈敏 ?
編輯 ?周建平 ?rwzkjpz@163.com
?
?
當?shù)貢r間7月17日晚,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、佐治亞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·劉易斯(John Lewis)因胰腺癌去世,享年80歲。
1940年2月21日,約翰·劉易斯出生于亞拉巴馬州特洛伊,在家里10個孩子當中排行第三。他在一個幾乎全是黑人的社區(qū)長大,很早就意識到位于美國南方的這個州的種族隔離現(xiàn)實。他開始組織黑人在執(zhí)行種族隔離的飯店靜坐抗議,是自由乘車運動最初的“自由騎士”之一,在非暴力示威活動中被捕二十余次,之后創(chuàng)立并領導“學生非暴力協(xié)調(diào)委員會”。1986年當選眾議員并連任到去世前。2011年,奧巴馬授予劉易斯“總統(tǒng)自由獎章”,這是美國最高級別的平民獎章。
作為馬丁·路德·金的門徒和同志,劉易斯是那一代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中碩果僅存的一位,他的去世得到美國朝野一致的哀悼,這在高度分裂的美國政壇已不多見。
眾議院議長南?!づ迓逦鞅硎?,劉易斯代表著“國會的良知”。連睚眥必報、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懟人機會的總統(tǒng)特朗普,也沒有趁機發(fā)泄私怨——當年,劉易斯表示不會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,因為不認為他是合法總統(tǒng)。特朗普則回應稱:“約翰·劉易斯議員應該多花點心思整頓他自己的選區(qū)而不是抱怨選舉結果。那里在搞分裂(更不用說犯罪率了),情況非常糟糕。劉易斯就會光說不做??杀 薄窍铝町斕烊浪泄步ㄖ?、海內(nèi)外軍事基地、美國駐外使領館以及海軍艦艇降半旗致哀。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也發(fā)表聲明說,劉易斯是“美國民權運動偶像”,留下了永遠不會被忘記的不朽遺產(chǎn)。
這一方面顯示,在黑人喬治·弗洛伊德之死引發(fā)的抗議活動尚未平息的情況下,即使是總統(tǒng)特朗普也不愿在此時節(jié)外生枝,授人以柄;另一方面也說明,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成就已經(jīng)是美國社會的共識,沒有人試圖在此事上發(fā)難。
然而,即便是在半個多世紀前,劉易斯還在和馬丁·路德·金并肩戰(zhàn)斗時,圍繞著黑人民權運動的斗爭方式和方向,黑人群體內(nèi)部就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了分歧。到了今天,表面上劉易斯生榮死哀,“政治正確”大行其道,白人面對喬治·弗洛伊德之死紛紛“下跪”,但實際上,黑人抗議運動已經(jīng)陷入了出事-抗議-平息-又出事的怪圈,一次次看起來風起云涌的運動,卻難說獲得了多少實質性的進步。在美國黑人各階層已經(jīng)脫節(jié)、利益訴求多樣化的當下,黑人民權運動似乎看不到到新的希望和可能。
?
暴力還是非暴力?
美國黑人爭取人權的斗爭,早在獨立戰(zhàn)爭時代就開始了。戰(zhàn)爭過后,為國家建立流過血的北方自由黑人獲得了公民權,但根據(jù)美國憲法“五分之三”條款,南方種植園里的黑人奴隸卻只被認為是“半人半財產(chǎn)”。南北戰(zhàn)爭結束之后,美國國會通過《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》,徹底廢除奴隸制度,南方黑人才終于獲得了法律上的自由。但在選舉權、教育權、對公共資源的使用等方面,黑人長期受到歧視,沒有獲得和白人平等的權利,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,是公共交通工具中實施的種族隔離。
1955年12月,黑人婦女羅莎·帕克斯在公共汽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,因此被捕入獄,蒙哥馬利巴士抵制運動由此開始,在青年黑人牧師馬丁·路德·金的領導下,全城五萬黑人團結一致,罷乘公共汽車達一年之久,終于迫使汽車公司取消了白人坐前排、黑人坐后排的種族隔離制。此舉被認為是拉開了美國現(xiàn)代民權運動的序幕。
1963年8月28日,民權運動領導者在林肯紀念館合影,前排右二為馬丁·路德·金,后排左三為劉易斯
1965年3月21日,美國阿拉巴馬州,民權人士參加從塞爾瑪?shù)矫筛珩R利的游行,前排左三為劉易斯,前排左六為馬丁·路德·金
1965年3月25日,馬丁·路德·金(中)和劉易斯(左二)等民權人士在阿拉巴馬州組織抗議游行,要求黑人投票權?
然而,事情的伏筆早在十幾年前就埋下了。1944年,弗吉尼亞州的格洛斯特鎮(zhèn),27歲的黑人女子艾琳·摩根探望完母親后,坐上灰狗公司的公交車,準備返回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家。她在車后部“有色人種”專座區(qū)坐下。后來一些白人乘客上了車要她讓座。摩根拒絕了。于是公車司機把車直接開到了格洛斯特的監(jiān)獄,一位警長上車后把摩根逮捕。審判時,摩根為自己辯護,拒不認罪,她聲稱自己乘坐的是州際間的公共汽車,沒必要遵守州內(nèi)的種族隔離法。
最終,在全國有色人種協(xié)進會的支持下,艾琳·摩根訴弗吉尼亞州一案上訴到最高法院。最高法院站到摩根一邊,否決了州際交通的種族隔離法。案子雖這樣判了下來,但南部各州拒絕在州際交通實施種族融合計劃,依舊在候車室、洗手間、餐廳、汽車和火車座位上實行種族隔離制度。隨后10年,民權活動家開始檢視最高法院的判決。這就是1961年約翰·劉易斯等人發(fā)起自由乘車運動的原因。志愿者乘坐巴士在南部地區(qū)穿行,試圖迫使巴士車站放棄隔離政策。在一些地方他們和憤怒的白人發(fā)生了暴力沖突。
在與邁克爾·德奧索合著的回憶錄《與風同行》中,劉易斯描述了自己乘坐的公共汽車抵達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時發(fā)生的悲慘一幕:“公共汽車終點站似乎空無一人,但突然,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一些人,從四面八方涌來。他們是白人,有男人、女人和孩子,數(shù)以百計。他們從小巷里、街邊、辦公大樓的角落里涌出來,就像從一扇門里被放出來了一樣。他們攜帶了所有能想到的臨時武器,包括棒球棒、木板、磚頭、鐵鏈、輪胎鐵桿、水管,甚至園藝工具鋤頭和耙子。其中一組人讓女性站在最前面,她們的臉因憤怒而扭曲。她們尖叫著:‘把這些黑鬼抓起來,把這些黑鬼抓起來!’現(xiàn)在他們轉向了我們,三百多人的人海,叫喊著、尖叫著。男人揮舞著拳頭和武器,女人揮舞著沉重的手袋,小孩子用指甲撓任何他們能抓到的人臉?!?/p>
圍繞著自由乘車運動,約翰·劉易斯和馬丁·路德·金產(chǎn)生了分歧,后者一直主張在體制允許的范圍里獲得權益,并嚴格遵守非暴力的原則,因此拒絕參與這一運動。而面對白人的暴力行為,一些青年激進成員對金的保守抵抗策略表示不滿。激進的民族主義民權分子馬爾科姆·X出現(xiàn)了,他極力主張暴力革命并鼓吹“黑人民族”理念。另外一位激進人士斯托克利·卡邁克爾則發(fā)起了“黑人權力”(black power)運動,主張黑人不同白人合作,單獨成立自己的獨立國家。
1965年2月21日,馬爾科姆·X遇刺身亡;1968年4月4日,馬丁·路德·金遇刺身亡。在殘酷的現(xiàn)實面前,黑人民權運動迅速放棄了非暴力方針。1965年以后,黑人開始主動焚燒汽車、打砸商店、正面對抗警察,并在游行示威中采取暴力抵抗。從芝加哥到紐約,從東海岸到西海岸,美國幾乎所有大城市都爆發(fā)過種族暴動。
2011年,奧巴馬授予劉易斯總統(tǒng)自由勛章
此后,騷亂幾乎成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最主要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僅1968年至1990年,美國發(fā)生的不同規(guī)模的黑人騷亂就達近百起,其中蔓延全美的大規(guī)模種族騷亂有13起,幾乎隔年就有一場種族騷亂發(fā)生。近年來,以黑人被殺為導火索,爆發(fā)種族沖突-沖突被平息-下次沖突出現(xiàn),幾乎成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陷入的一個怪圈。
?
何處去?
盡管和金有策略上的分歧,但劉易斯畢生堅持了非暴力的理念。在回憶錄《與風同行》中,劉易斯解釋說:“痛苦的本質中有一種解放、凈化和救贖的東西?!彼€說,苦難“也會觸動和改變我們周圍的人。它讓我們和周圍的人看到了一種超越自身的力量,一種正確和道德的力量,一種正義真理的力量,它是人類良知的基礎?!彼麑懙?,非暴力生活的本質是原諒的能力——“即使一個人當面罵你,朝你吐唾沫,或拿著點燃的香煙燙你的脖子”——你要明白這個攻擊者和你一樣是受害者。從根本上說,這種哲學建立在這樣一種信念之上:善良的人們會奮起反抗邪惡和不公正。
但這種理念在黑人民權運動中早已并非主流,今天的黑人民權運動不但沒有了馬丁·路德·金這樣一言九鼎的領袖人物,而且黑人群體本身也出現(xiàn)了明顯分化。在中下層黑人的經(jīng)濟狀況止步不前、犯罪率高企的情況下,黑人中的上層精英(律師、文體明星、知名輿論領袖等)被成功吸納進了主流社會,可以不受歧視地生活?,F(xiàn)在我們耳熟能詳?shù)姆且峋ⅲ駣W巴馬等等,他們除了膚色外,其言行舉止與白人政治權力精英已并無兩樣,有些人士表現(xiàn)得甚至更為極端。很多黑人精英已經(jīng)不關心中下層黑人的命運,膚色只是在極端情況下的一個好用的護身符罷了。
比如20世紀80年代因為殺妻案聞名全美的前橄欖球明星辛普森,在犯事以前就是公認的“有著黑色皮膚的上流白人”。他在靠打橄欖球實現(xiàn)階層躍遷后,就跟之前的黑人社交圈子斷絕了關系,身邊朋友除了一兩個發(fā)小外全是白人精英。辛普森只是在犯事后,才在律師團的提醒下重新拿出自己的種族問題來炒作而已。
在弗洛伊德事件上,部分非裔意見領袖也并不全然站在黑人的立場上。比如胡佛研究所的知名經(jīng)濟學家、公共知識分子托馬斯·索維爾,他認為非裔群體不應被主流社會和其他族裔區(qū)別對待,被特殊化的非裔群體將失去自身的特色與傳承,膚色不能永遠成為群體的擋箭牌和換取食物券的便利條件。再比如共和黨的支持者坎迪斯·歐文斯,她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,弗洛伊德之死固然令人憐憫,但他不應被歌頌為英雄。
回過頭來看,在1964年、1965年和1968年,迫于民權運動的壓力,美國國會先后通過了三個民權法案,保障了黑人的公民權利;進入1970年代后,又有一系列修正案通過,種族隔離終于成為歷史,在有形的方面,黑人在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社會權益上基本取得了和白人相同的平等地位,現(xiàn)在的問題是無處不在又難以明言的隱形歧視。表面上,沒有人敢對黑人加以冒犯,每個體面的白人都要有一兩個黑人和少數(shù)族裔朋友,來證明自己在這方面的政治正確。然而,中下層黑人的處境一直原地踏步,稍有辦法的黑人都在千方百計逃離黑人社區(qū)。連黑人都不愿意和自己人在一起,要消除針對黑人的隱形歧視,騷亂和抗議真的有用嗎?
?